型号查询 X

新闻中心

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苹果版

【聚焦两会】一图读懂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

  2024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灵璧士气提振、经济提质、环境提优的奋战之年。全县上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落实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在市委、市政府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紧紧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,抢抓机遇不停步、创新实干勇争先,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,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灵璧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
  初步预计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,增长6%,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县域发展的潜在能力百强县。

 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8%,连续三个季度全市第一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.9%、全市第一,获批全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。

 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.15亿元,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%、6.7%,跻身全省十大乡村振兴先进县行列。

  质量强省建设、医疗保障工作、高标准农田建设3项工作成效明显,获省政府督查激励。

  灵璧轴承产业集群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、全省进步较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(基地)。

  聚焦“3133”产业工程,引导要素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,新增“四上企 业”58家。加速嵌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引进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5个,总投资超10亿元。欣然铝型材一期项目产值超12亿元,以轴承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6.05亿元。聚焦做强特色产业。灵璧现代轴承产业学院获批组建,广鑫轴承、汉正轴承等通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在全市率先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。汉正轴承强力旋轧技术荣获中国创业创新大赛金奖,灵璧轴承首次集中亮相2024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博览会。

  项目招引更加用力。成功举办2024中国灵璧高端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、“智造灵璧沪动未来”投资环境说明会,硕久轴承、汉浩设备制造等31个项目落户灵璧,利用省外资金104.9亿元、增长10.3%。金融支持更加强劲。创新园区E贷、设备抵押贷、项目贷、轴承贷等金融理财产品,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102.79亿元,提供融资担保17.3亿元。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7.08亿元,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.6亿元、超长期特别国债3.02亿元,争资额全市第一。服务保障更高效。充分的发挥产业高质量发展、城乡建设两大指挥部作用,完善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机制,清单化、闭环式推进项目建设。粮食仓储设施等17个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全面开工。欣然铝型材等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.36亿元,超年度计划51个百分点;工业投资提高66.6%,其中制造业投资提高84.3%。

  新增耕地面积5417亩,新建、改造高标准农田11.7万亩,全年粮食总产量超22亿斤,实现“二十一连丰”。食用菌、肉牛两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,食用菌产量突破5万吨,肉牛饲养量达8万头,灵璧黄牛肉入选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,中煜食用菌基地入选首批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名录,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政策,匹配衔接资金3.84亿元,推动601家企业实施628个“兴村”项目,覆盖行政村240个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行动,完成户厕改造9000户,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30公里、农村公路养护工程210公里。灵城镇入选2024安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榜、全市唯一。

  《灵璧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获批实施,编制城市更新、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4个。惠兴苑小区38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南姚里等7个居住小区、4164套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。城区完成“白加黑”道路8条,改造提升便民巷道36条,新建雨污管网17.38公里;新增停车泊位8109个、充电桩1224个。建成口袋公园5个、生态绿道4公里,开放共享城市公园绿地3个,新增绿地18.13万平方米。完成钟灵广场、中轴线生态公园等群众性游园改造,196条背街小巷“灯亮心暖”,城区公共场所亮灯率超98%。

  实施大气协同治理、三水统筹提升、净土系统防治行动,优良空气天数281天、优良率77.2%。完成人工造林4046亩,森林抚育1.05万亩,发展林下经济1.82万亩,治理废弃矿山31个,水土保持率99.62%。获评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达标县。

  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实化,盘活县属国有企业闲置资产3665.13万元。水建公司通过全国施工公司信用等级3A评价。有序推进禅堂镇二轮土地延包整镇试点,获评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县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,实现跨省通办事项182件。灵璧-徐州空港新区省际毗邻区活力涌动,签约项目21个,协议总投资52亿元。5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免提交”。持续推进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“即申即享”,兑现各类奖补资金896万元。

  民生保障可感可及。民生支出59.55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%。全面完成引调水工程等50件民生实事,城乡87.83万群众喝上新汴河地表水。“一老一小”服务扩容升级,建成老年食堂(助餐点)96个、省级医养结合机构1家,婴幼儿托位数达2844个。举办专场招聘会59场次、职业技能培训127班次,新增城镇就业4437人、技能人才4107人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众志成城抗击年初低温冻雪,成功处置新汴河灵璧段42年来最大洪峰过境险情,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“双下降 ”。在全省率先完成瓶装液化气“六位一体”经营模式整合。成功创建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。强化网络舆论情况监测和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,“五级网信工作体系”获中央网信办肯定,在全省推广。

  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,也是开启政府工作新征程的关键一年,做好全年工作,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领会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,系统落实中央及省委、市委、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锚定“两县两区一基地”战略定位,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,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强化拼抢意识、创新思维、实干精神,紧盯“外抓招引、内优环境”一号工程,聚力经济发展“增速争第一、总量争第二、人均争靠前”的奋斗目标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
  突出速度质效并举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坚持工业强县、产业兴县,强化链群思维,深入推动“3133”产业工程,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倍增、跨越式发展。

  突出改革开放协同,加快释放跨越发展的潜在能力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、向创新要活力,更看重改革推动、开放带动、创新驱动、金融联动, 为高水平发展赋能增效。

  突出建设管理并重,加快提升城镇品质能级。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为统揽,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。

关注我们

网站首页 QQ客服 热线电话 发送短信